帮扶措施多样化 就业扶贫全覆盖
截至6日凌晨2时左右,事故救援基本结束,已确认4人遇难。
建立煤炭技术创新链,为保障煤炭产业链、供应链重构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黑龙江省大型国有煤矿很多有着近百年的开发、建设史,开采时间长,生产成本高,煤炭资源萎缩,经济效益欠佳。
在把握煤炭产业链、供应链现状的基础上,找准链条培育薄弱点,及时采取补链、强链、延链等措施。推进矿产开发、废弃闭坑矿井资源开发利用,智慧矿山建设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国家级智能绿色矿业样板工程,形成全面智能运行、科学绿色开发的新型矿业产业生态。张世丽表示,我建议在中西部资源富集区设立智能绿色矿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级综合试验区,设立智能绿色开发技术试验中心与实践基地,建设国家级智能绿色示范矿井、智慧矿区,高质量开发利用中西部矿产资源,将中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引领中西部地区产业升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也是煤炭行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全国人大代表、潞安化工集团常村煤矿设备科副科长兼信息化智能化矿井建设办公室主任张世丽:加快推进煤炭资源智能绿色开发加快推进煤炭资源智能绿色开发,带动整个煤炭行业发掘其潜在的经济影响和价值创造,是实现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也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
还要建设打造一批支撑试验区建设的智慧矿山、矿区生态环境修复、井下空间利用等示范基地。张胜利表示,将大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技术迭代突破,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带头走好煤炭与煤化工、新能源优化组合、耦合发展之路,拓展高质量发展新赛道,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编制办公室发布的《CECI周报》(2024年12期)显示,CECI沿海指数(周)高卡现货成交价连续四周下跌。
库存分指数为51.82%,环比上升0.03个百分点,连续6期处于扩张区间,表明电煤库存量继续增加,增幅有所扩大。根据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测汇总数据,3月18日-3月24日,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其中国家铁路累计运输货物7416.9万吨,环比下降2.76%;全国高速公路货车累计通行5258.5万辆,环比增长2.29%。3月28日,电厂燃煤库存较月初减少765万吨,但高于去年同期1585万吨,库存可用天数较去年同期增加3.2天,均创近年同期历史高值。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8.73%,连续4期处于收缩区间,环比上升0.95个百分点;分项指数中,供给和库存分指数处于扩张区间,需求、价格和航运分指数处于收缩区间,所有分指数均环比上升。
随着电煤消费淡季的到来,用电负荷呈现下降趋势,电厂日耗整体偏弱。进口指数到岸综合标煤单价下跌。
据太原铁路局的消息,即将开展大秦线春季检修,时间为4月1日至30日,每天8时至12时开天窗检修今日智库认为,市场情况还不至于悲观到这个程度,在当前国际煤价环比上涨,坑口煤价开始探涨的情况下,应该会推动港口电煤价格逐步回暖,四月中旬会是一个关键点。近期,全国大部气温回暖,居民用电减少,工业用电增幅有限,沿海电厂日耗降至180-185万吨区间,库存可用天数18天,并不急于采购。之前今日智库也分析过,巴尔的摩港每年的煤炭出口量约为2000万吨,由于亚洲对美国煤炭的需求增加,出口量在2023年增加到2800万吨。
这些天国际煤炭市场很热闹,但国内市场还是比较低迷。最近一个多月,港口电煤价格跌跌不休,由于需求不振,目前这种情况还不见好转,更悲观的看法,反弹可能要看下半年了。国际煤炭价格上周环比上涨了5%以上,主要原因是国际贸易商担心,美国巴尔的摩港一座桥梁倒塌后,美国出口煤炭供应减少。综合的来说,接下来的半个月,可能是比较关键的半个月,4月份电厂在高库存、低负荷情况下补库意愿不强,但沿海电厂进口煤补充力度减弱后,对北方港口电煤的刚性采购需求应该会增加,何况现在部分煤种进口煤价格还倒挂,目前就看秦港5500跌到800元/吨时,水电的增减情况
国际煤炭价格上周环比上涨了5%以上,主要原因是国际贸易商担心,美国巴尔的摩港一座桥梁倒塌后,美国出口煤炭供应减少。之前今日智库也分析过,巴尔的摩港每年的煤炭出口量约为2000万吨,由于亚洲对美国煤炭的需求增加,出口量在2023年增加到2800万吨。
这些天国际煤炭市场很热闹,但国内市场还是比较低迷。最近一个多月,港口电煤价格跌跌不休,由于需求不振,目前这种情况还不见好转,更悲观的看法,反弹可能要看下半年了。
综合的来说,接下来的半个月,可能是比较关键的半个月,4月份电厂在高库存、低负荷情况下补库意愿不强,但沿海电厂进口煤补充力度减弱后,对北方港口电煤的刚性采购需求应该会增加,何况现在部分煤种进口煤价格还倒挂,目前就看秦港5500跌到800元/吨时,水电的增减情况。今日智库认为,市场情况还不至于悲观到这个程度,在当前国际煤价环比上涨,坑口煤价开始探涨的情况下,应该会推动港口电煤价格逐步回暖,四月中旬会是一个关键点。近期,全国大部气温回暖,居民用电减少,工业用电增幅有限,沿海电厂日耗降至180-185万吨区间,库存可用天数18天,并不急于采购综合判断,2024年全国煤炭供给体系质量提升、应急保供能力增强,煤炭市场供需将保持基本平衡态势,中长期合同制度有效发挥煤炭市场平稳运行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煤炭供应方面,《报告》指出,2023年,全国原煤产量47.1亿吨,同比增长3.4%,再创历史新高;全国煤炭进口量4.74亿吨,同比增长61.8%;全国铁路累计发运煤炭27.5亿吨以上,同比增长2.6%,其中,电煤发运量22.8亿吨,同比增长4.5%。考虑进口煤的补充调剂,预计全国煤炭供应总量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2023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综合判断,2024年煤炭市场供需将保持基本平衡态势,中长期合同制度有效发挥煤炭市场平稳运行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谈及2024年煤炭市场走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政策研究部主任郭中华分析,从煤炭需求看,国内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将拉动煤炭需求继续适度增长。
郭中华认为,从煤炭供应看,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煤炭生产结构持续优化,大型智能化煤矿生产效率提高、生产弹性增强,全国煤炭安全稳定供应能力大幅提升。煤炭价格方面,《报告》认为,2023年,秦皇岛5500大卡下水动力煤中长期合同全年均价为714元/吨,同比下降8元/吨,年内峰谷差在15元/吨左右,煤炭中长期合同价格保持稳定;环渤海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市场全年均价971元/吨,同比下跌324元/吨,动力煤市场现货价格回落。
郭中华说,考虑极端天气、突发性事件、新能源出力等不确定因素,还可能存在区域性、时段性、品种性的煤炭供需错配情况。在此背景下,《报告》指出,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营业收入3.5万亿元,同比下降13.1%;利润总额7628.9亿元,同比下降25.3%。
同时,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清洁能源发电并网规模快速增长,对燃煤发电的替代作用增强,但迎峰度夏、迎峰度冬、极端天气等情况下,对煤电的顶峰保供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预计全年国内煤炭需求将保持适度增长。经济效益进一步向资源条件好的企业集中,前5家、前10家大型煤炭企业利润占大型煤炭企业利润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62%和81%。煤炭库存方面,《报告》表示,截至2023年12月末,全国煤炭企业存煤6700万吨,同比下降1.5%;全国主要港口存煤6312万吨,同比增长14.1%;全国统调电厂存煤超过2亿吨,同比增加约3000万吨、增长17.5%
同时,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清洁能源发电并网规模快速增长,对燃煤发电的替代作用增强,但迎峰度夏、迎峰度冬、极端天气等情况下,对煤电的顶峰保供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郭中华说,考虑极端天气、突发性事件、新能源出力等不确定因素,还可能存在区域性、时段性、品种性的煤炭供需错配情况。
煤炭供应方面,《报告》指出,2023年,全国原煤产量47.1亿吨,同比增长3.4%,再创历史新高;全国煤炭进口量4.74亿吨,同比增长61.8%;全国铁路累计发运煤炭27.5亿吨以上,同比增长2.6%,其中,电煤发运量22.8亿吨,同比增长4.5%。煤炭价格方面,《报告》认为,2023年,秦皇岛5500大卡下水动力煤中长期合同全年均价为714元/吨,同比下降8元/吨,年内峰谷差在15元/吨左右,煤炭中长期合同价格保持稳定;环渤海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市场全年均价971元/吨,同比下跌324元/吨,动力煤市场现货价格回落。
综合判断,2024年全国煤炭供给体系质量提升、应急保供能力增强,煤炭市场供需将保持基本平衡态势,中长期合同制度有效发挥煤炭市场平稳运行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郭中华认为,从煤炭供应看,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煤炭生产结构持续优化,大型智能化煤矿生产效率提高、生产弹性增强,全国煤炭安全稳定供应能力大幅提升。
煤炭库存方面,《报告》表示,截至2023年12月末,全国煤炭企业存煤6700万吨,同比下降1.5%;全国主要港口存煤6312万吨,同比增长14.1%;全国统调电厂存煤超过2亿吨,同比增加约3000万吨、增长17.5%。预计全年国内煤炭需求将保持适度增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2023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综合判断,2024年煤炭市场供需将保持基本平衡态势,中长期合同制度有效发挥煤炭市场平稳运行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在此背景下,《报告》指出,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营业收入3.5万亿元,同比下降13.1%;利润总额7628.9亿元,同比下降25.3%。
谈及2024年煤炭市场走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政策研究部主任郭中华分析,从煤炭需求看,国内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将拉动煤炭需求继续适度增长。经济效益进一步向资源条件好的企业集中,前5家、前10家大型煤炭企业利润占大型煤炭企业利润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62%和81%。
考虑进口煤的补充调剂,预计全国煤炭供应总量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政策研究部主任郭中华在发布《2023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时指出。
目前,我们已经解决了火电厂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基本实现近零排放,这样煤炭和煤电就是绿色能源、清洁能源。中国电力联合会发布的报告指出,预计2024年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的比重将上升至57%左右,其中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规模将超过煤电装机,占总装机比重上升至40%左右。